SPX-150B-Z GZX-9140MBE YXQ-LS-50SII
当前位置:首页 > 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导读]本文分析了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认为穿刺针头、刀片伤及自身、皮肤破损、黏膜接触是3 种直接传播途径,阐述了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等。

生物安全是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血液检验是对患者或健康人进行的血液检查方法。由于患者的血液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如艾滋病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等,因此,血液检验的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血液检验中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血液学检验中的危险性

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较多,比较常见的包括HBV、HCV、HIV 等,特别是HBV 和HIV,检验前,检验人员并不知道患者的感染情况,检验结果出来后才知道患者的血液是否含有HBV 或HIV。种种原因会导致直接接触造成感染,常见的直接传播途径包括以下3 种。


血液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检验人员要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对广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实验室生物安全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人人需要遵守的。但是尽管如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仍隐藏着各种潜在危机,常常被我们忽视,增加了职业风险。因此,检验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若出现血样污染,立即使用医用消毒剂清除血污:清除前先戴厚乳胶手套,有条件时可以穿保护服。如果血污太多,可考虑穿不透水的胶鞋。如果血污中带有碎玻璃或其他利物,切毋用手接触,应先将其扫除。


针头的使用与弃置:使用针头时要格外小心,因针头损伤是职业性HIV 和HBV 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原则上,检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针头的操作及减少使用针头。采血员使用传统注射器-试管方式采血时往往处于两难境地。采血后,如果将针头摘掉后再推血入试管,就需要用手操作针头,危险性很大,不能保证采血人员的安全。如果不摘掉针头,将血直接由注射器推入试管,往往由于血液通过针头时压力过大,造成溶血,血样质量不能保证。





相关文章